假如觸摸到乳房、睪丸或咽喉等部位出現不明腫塊,且有增大的趨勢,建議立即找醫生進行檢查。
一般會以切片或細針穿刺的方式,以病理學的診斷為最後的依據,以便確定是囊腫、腫瘤還是身體發炎的症狀。
病人在接受手術前或後,會接受化療、電療或標靶作為輔助性的治療:電療以高能量的X射線殺死癌細胞;化療殺死所有快速分裂的細胞;標靶治療則只針對癌細胞獨有的快速生長訊號,截斷它們生長訊號的傳遞。三者均為治療方法的一種,最終由醫生判斷那種更適合患者。
化療,即是化學藥物治療,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包括疲倦、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食慾不振、毛髮脫落、皮膚敏感和手腳紅腫等;
電療,即是放射治療,副作用包括腹瀉、皮膚發炎、食慾不振和腸道或膀胱出血等。
標靶,即是使用藥物作治療,自90年代末才開始使用的一種打擊癌症新技術,常見副作用包括皮膚出現丘疹、膿疱、甲溝炎等,腸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等。
癌症並非不治之症,如早期發現皮膚癌、子宮頸癌、鼻咽癌等治癒率可達百分之八十;然而部份癌症儘管發現已經末期,都有辦法透過治療獲得痊癒。
建議作定期身體檢查,如驗血、肺X光檢查、女性子宮頸(柏氏抹片細胞檢驗)、女性自我乳房檢查等,及早診斷以減低擴散的風險。
造成「便血」的原因很多,例如內痔、肛裂、直腸瘜肉及腫瘤等。
持續出現便血症狀,應盡早找醫生作檢查;另外50歲以上人士即使沒有病徵,亦建議定期作大腸鏡檢查,以減低患腸癌的風險。
目前治療方面已經有顯著的進步,手術時有大機率可以保留其功能或對身體負擔最小,如果結腸不需切除太大部份,理論上影響不大;如果手術是切除幅度教大,患者或需使用人工肛門,定時結腸造口灌洗以訓練有規律的腸道蠕動,從而養成排便習慣,排便規律後,可不戴造口袋,用清潔敷料覆蓋結腸造口即可。
吸煙者與肺癌的關係密不可分,但即使從不吸煙,也有機會患上肺癌:長期吸煙或吸入他人的二手煙、因工作關係長期曝露於某些化學品或建築物料、長期吸入氡氣等人士,患上肺癌的危險性會較多。
如出現以下病徵: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胸肺反覆受到感染或經久難癒、聲音嘶啞、胸部不適,咳嗽或深呼吸時感到疼痛、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容易疲倦,請找醫生進行檢查。
目前,有多種不同的療法有助控制肺癌,或減輕病情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治療方法包括單獨或合併使用外科手術、化療或放射治療。
醫生會根據肺癌的種類、患癌部位和腫瘤大小、肺癌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以及患者是否有其他病態出現,向患者建議最佳的治療方法。
男人一樣有乳癌,不過因為乳腺不發達,所以乳癌機會較女性低。因為男性乳房肌肉較女性多,而軟組織相對較少,故此乳房出現腫瘤或硬塊在男性中較難察覺。
治療乳癌方法要視乎腫瘤大小及位置,如果腫瘤太大,或位置太分散,無可避免要做全乳切除手術;但腫瘤比較細,例如在1厘米以下,可以做保留大部分乳房的局部切除手術,配合電療。
而且即便做了乳房切除,也可以進行乳房重建,恢復乳房的完整美觀。
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是截然不同的疾病,前者為小腺體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會增生,造成整個腺體肥大而壓迫尿道,造成小便不順暢;後者前列腺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
前列腺癌患者常見的病徵包括:小便困難,久久不能排出尿液、小便緩慢或不暢順、小便帶血、下背、盆骨和股部疼痛。如出現以上病徵,請找醫生進行檢查。
其實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哪樣食物可以治療癌症,現有的資料只發現高熱量和蛋白質的食品對於癌症病患在治療中和治療後有明顯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