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證實患上癌症時,許多人都有無助的感覺,認為只能把一切交託給
醫生和醫院。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段時間,你和你的家人可以做的事很多。
了解你的病情,你和家人對癌症和治療方法了解越多,就越容易應付癌症,起碼你知 道這個「對手」的情況。醫療資訊如果正確可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 驚慌。最可靠的資料應來自你的主診醫生。如前文所述,可在應診前列出問題清單,或由朋友、親人陪同應診,以便提出患者希望知道而容易忘記的問題。
做實用和正確的工作 接受治療後,有些患者不能做到一些以往認為理所當然的工作。當你的身體逐漸好轉,可以訂立一些簡單的目標,慢慢地重建信心。
有人提出「與疾病搏鬥」的想法,這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其中一 個簡單可行的方案是,為自己設計一套健康均衡的飲食。另一個可行的方案是在家中聆聽錄音帶,學習一些鬆弛自己的方法,你可透過錄音帶或影像光碟在家中練習。
癌症是重病,除了身心焦慮外,還需要一筆為數不少的醫療費用。不 但使患者生活上造成壓力,同時還帶來財務上的負擔。
除了使用公共醫療服務外,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福利,政府對低收 入人士的補助,都有助於減輕醫療開支。
你可以向醫院的醫務社工或各公立醫院的癌症病人資源中心詢問可能 提供援助的機構。政府社會福利署提供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也可能為你解困。社會福利署的熱線:2343 2255
與子女談論自己的病情並不容易。向子女透露多少,視乎他們的年齡和成熟程度而 定。對年紀較小的孩子只需要簡單解釋,為什麼他們的親人或朋友需要進醫院已足夠。年紀稍長的兒女,可用好細胞和壞細胞的故事解說。不論是什麼年齡的孩子,都需要不斷的告訴他們癌症不是因為他們引起的,讓他們安心。不論他們是否流露出來,子女常常會自責,並在長時間內感到內疚。十歲以上的子女多數能夠明白較為複雜的解釋。
青春期的子女在應付這些情況時會感到特別困難,因為他們正在追求 部分獨立及自由,此時會感到被迫留在家中。特別是子女會憂慮父母親的病會遺傳給自已,所以開放與誠實的態度與兒女溝通的最佳方 法。細心聆聽他們的恐懼,也要留心他們在行為上是否有轉變,因為 這可能是他們表達內心感受的一種方式。